原标题:
北京实验学校:教科研为落实“双减”提供重要支撑
周清华
面对“双减”工作,北京实验学校按照“双向发力、稳妥推进、高效实施”的工作思路,紧抓校内服务、提质增效,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,探究“双减”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思路,既做好学生负担的“减法”,更做好成长成才的“加法”,做到“校外减下去,校内加上来”,并以教科研的方式,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的工作举措,切实做好“双减”的加减法。学校持续拓展教科研的广度和深度,聚焦德智体美劳的薄弱环节,开展跨学科、主题化、综合性、实践性的魅力课堂研究,有效推进 “双减”工作落地。
转变教科研方向:从研究“教”转向研究“学”
教科研是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代化工作的重要工具。课程研发指导、学术论文撰写、课题或项目研究、教育教学测量评价等是教科研服务的主要方式。笔者认为,在“双减”背景下,学校教科研要实现思想转型、目标成果和方法转型、模式转型、内容转型、评价转型,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发力:注意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、成果意识和评价意识;重视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;倡导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,推进学习方式变革,使学生学会学习;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运用,实现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;引导教科研工作走向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,重视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;学校教科研目标从“学科教学”转向“学科教育”;教科研重点从“知识传授”转向“综合素养”;教科研内容从“教师教学”转向“学生学研”;教科研改进从“基于经验”转向“基于实证”;教科研形式从“专家指导”转向“众筹学习”。教科研模式创新要体现在11个方面:从理论到实践、从形式到内容、从管理到服务、从组织到引领、从研究室到课堂、从课堂到课外、从教师到学生、从校内到校外、从分散到融合、从群体到重点、从成果到成就。
学校小学、初中两个学部、各年级组、各教研组、各备课组都围绕“双减”课题或项目进行内容和人员整合,打造各层级核心项目,在学科、思想、方向、方法、策略、行为等方面从协调带领走向卓越引领。
明确教科研重点:不断提升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质量
教科研的重要内容是以案例研究法来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重点、难点与热点,总结、提升和推广学校或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。以学校课题或项目成果为例,学校对“双减”工作进行深入分析,找出“创新点、突破点和示范点”,以课程思维审视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,从教育论、系统论、信息论、控制论、实践论、方法论、发展论等方面进行分析。教科研的目的在于通过课堂观察,分析师德能力和教学水平,分析教师的情感、态度与能力,着力提升教科研人员的专业素养,锤炼教科研基本功,让教师形成自己独有的教育研究思想,成为教育思想引领者。
“双减”背景下的校本教研,要找准突破点、创新点、示范点和新增长点。为此,学校一是加强“双减”背景下提升教科研工作品质的项目研究,如:视频课例录播与行为诊断研究、技术支持的思维导图应用研究、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评测与教学评价研究、微创课与个性化教学相互补充研究、翻转课堂与学习流程改造研究、基于精准测量的学业质量监测研修研究等。二是与高校和教研机构联合开展相关研究,如:与北师大合作开展“双减”课题研究,与北大合作开展学习科学项目研究,参加清华大学“五育”一体化课程体系研究,与海淀区教科院合作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研究等。学校把各类课题用对、用好、用活,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力量,不断促进魅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,同时通过项目化学习驱动教师、学生主动解决问题,让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实现“真”学习,教师实现“真”研究。
立足校本教研,在研究与应用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
教师只有重视自己的教科研,认真研究教育方法、思考教学方法,多方面、全方位地认识学生及其教育,做到有的放矢、因材施教,方能体现教育教学的价值功能和自己的职业价值。为此,学校一是要求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,解读和推广学校提出的魅力课堂与研究成果,理解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成果的重要现实意义;二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角度,构建魅力课程,实施魅力课堂高效教学,在教学中落实“双减”;三是要探索科研指导精准之路,让“双减”的研究有更多的路径与技术方法的支撑,走科学的研究之路,让研究更有成效,更为规范科学;四是谋划“双减”精品项目,以专项课题的形式推进“双减”项目的实施,做真“双减”研究,并真正做出实效。
学校始终围绕学生、学校、教师等因素开展校本教研,改进教学管理,组织集体备课,开设了一系列拓展课程。教师在项目化学习、深度学习、作业设计、命题研究、教学反思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,应用到课堂教学上,效果明显。
创新教育教学管理,形成落实“双减”的长效机制
“双减”的落实关键在学校,学校回归教育主阵地地位,对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、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和提高课后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挑战,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减轻学生负担,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,做到应教尽教。近年来,学校全面深化“魅力教育”改革,全面发展素质教育,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,强化教师队伍建设,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,严格控制学校考试次数和学生课后书面作业总量,不断强化作业管理,建立中小学“作业布置研讨机制”和“总量控制机制”两个机制,即由备课组长牵头研讨作业内容和结构,把控质量关,由年级组长统筹各学科作业总量,把好数量关。学校要求各班实施作业公示制度,每天各年级学生作业必须在校内进行公示。学校教导处结合教学常规检查,对各班作业落实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,同时采取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的方式开展专项督查;打通投诉渠道,发挥社会监督效力。学校统筹安排作息时间,保证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;增强课后服务供给,保障课后服务时间,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,保证课后服务质量。
学校实施“1+X”课程落实课后服务。“1”为规定动作,即自主作业和面批面改,学科教师“走班指导”,做到学生作业不出校门,同时做好学困生的个别化辅导工作;“X”指每天一项特色实践活动,即根据学生兴趣特长,开展艺术体育类、劳动实践类、科学创造类、心理辅导类、拓展阅读类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,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。
在“双减”背景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,不能只看分数和成绩,更要找到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能,点燃他们内心炽热的火花。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,结合“小初一体化”融通课程体系建设,分别满足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需求。学校开设了运动与健康、语言与交流、社会与生活、艺术与审美、数学与科学等五大类100多门社团课程,学生参与率达100%,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、均衡与可持续发展。
(作者系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科研副校长、历史特级教师,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,中国人民大学学科实践导师)
关键词:
相关内容
- 北京实验学校:教科研为落实“双减”提供重要支撑 a>
- 上班时间不慎掉入河中导致受伤 是否构成工伤 a>
- 冰雪爱好者该如何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? a>
- 上海中医药大学:李琦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,予以解聘 a>
- 严查!郑州市通报5起违规培训典型案例 a>
- 江苏省首座露天地质博物馆落户宜兴 a>
- 连云港市的摩托车驾驶人考试正式进入电脑智能设备评判时代 a>
- 淮安全面部署电梯“保险+服务”监管模式推广工作 a>
- 盐城全市已建成208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a>
- 泰州诞生江苏全省首家取得热气球生产许可的民营企业 a>
- 安庆2021年创建市级幸福河湖497处 a>
- 全国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98.8万本 a>
- 昆明4地入选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a>
- 在昆明的市场上香椿开始售卖了吗?价格又如何? a>
- 优化“职教高考”有效缓解升学焦虑 a>
- 寒假“培训热”不再显现 a>
- 冰雪运动在校园“火”起来 a>
- 教授纷纷“出圈”,传授知识不必正襟危坐 a>
- 安徽省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共17所高校的52个专业 a>
- 合肥到2035年目标基本建成全球科创新枢纽和科创名城 a>